周孝信

  • 专家姓名:周孝信
  • 职务职称:院长 / 研究员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研究方向:电力系统分析数学模型和方法研究
  • 擅长领域
    现代电力系统分析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
  • 工作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专家简介

周孝信,1940年4月生,山东蓬莱人,电力系统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终身会士(IEEE Life Fellow),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


周孝信于196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1979年7月去加拿大魁北克水电局研究所(IREQ)进修;1980年7月,回国后历任电力科学研究院系统研究所工程师、副所长、所长、院总工程师等职;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5年当选为IEEE Fellow;2021年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周孝信长期从事电力系统分析数学模型和方法研究。


人物经历

1965年,周孝信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

1979年7月,去加拿大魁北克水电局研究所(IREQ)进修。

1980年7月,回国后历任电力科学研究院系统研究所工程师、副所长、所长、院总工程师等职。

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5年,当选为IEEE Fellow。 

2011年,任国务院“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专家组组长。 

2021年,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科研综述

周孝信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现代电力系统分析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主持开发了中国第一套“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大型软件,该软件在全国各地电力系统广泛应用;多年来参加或主持中国多项大型超高压输电系统工程关键技术研究;在中国第一条33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第一条±50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等电力系统工程中提出并采用新的仿真计算分析模型、计算方法和关键技术;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新型灵活交流输电系统,主持超高压输电系统可控串补等重点项目,致力于研究电力电子技术和现代控制理论应用于电力系统,以适应未来电力系统发展要求。


学术论著

据2022年3月《电气技术》杂志社官网显示,周孝信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编著科技著作7部。截至2020年1月,周孝信发表EI、SCI论文110余篇。


项目承担

周孝信于20世纪90年代末负责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项目子课题“以高速PC机网络为硬件支撑的多机电力系统实时仿真系统关键技术研究”。2004-2009年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国家973计划项目“提高大型互联电网运行可靠性的基础研究”的研究工作。


科研奖励

据2022年3月《电气技术》杂志社官网显示,周孝信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国家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1项。 [3]截至2020年1月,周孝信获发明专利20余项。


【人才培养

周孝信鼓励中青年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攻关,勇挑重担。他坚持给学生选出有价值、有意义的课题,还定期听取学生的汇报,为学生答疑解惑,指点迷津。他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对学生的论文,他总是逐字逐句地审阅、修改。他注重实践培养人才,在开展课题研究的同时,挤出很多的时间和学生们一道做一些研究工作,不仅传授经验,更提供实践舞台。截至2021年4月,周孝信已培养了30余名博士、36名硕士研究生,指导他们发表论文400多篇。


【人物评价

周孝信是中国现代电力系统分析计算的开拓者。

周孝信大力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在中国电力系统分析、大型电力系统工程的系统研究、电力系统发展规划和宏观决策、新型输电方式、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等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带领中国电力系统科研事业走上独立自主、不断创新的特色发展道路。


收藏

中国能源研究会节能与企业能源管理专业委员会

管理员第1年
机构认证

通过【信认】认证
身份认证

通过【实名】认证
更多>其他智库